1.山坡地住宅已興建完工年限:原則上,完工愈久地基愈牢靠。

2.
山坡地住宅周邊或上下方是否有新興建工程工地:因新工程土地開挖或大地工程會影響周邊土地的質地。

3.山壁與平地是否出現位移:若有位移現象可能是地震帶、地質不穩或水土保持不良等原因造成。

4.住宅倚靠的坡地上下方的建物屋齡及施工品質:上下方住宅水土保持或擋土牆或大地工程未符合標準,將影響本身住宅的安全穩定度。

5.山坡地住宅周邊或上下方是否是舊河道或礦坑:新山坡地住宅因地質變數較大,若為舊河道或礦坑等地質時,危險性較高。

6.坡地地形:U型谷坡地或坡地邊緣危險性較高。

7.山坡地坡度是否過於陡峭:根據專家評估坡地住宅超過30%時危險性較高。

8.建築物執照的核定內容與實際建物地下開挖是否符合:一般民眾無法辨識建商興建是否合乎法規,故與建築執照對照是較理想的方式。

9.擋土牆面及周邊、基地周邊、上坡地等是否有排水管道:因排水管道的設置是水土保持的最大關鍵。

10.全數排水管是否阻塞?尤其是落葉較多處?因有排水管但若阻塞也會造成災害。

11.坡地頂或坡地上是否有綠地建造:綠地是水土保持的重點,因此綠地建造是必備的部份。

12.綠地建造是否過於疏散:原則上密度愈高的綠地愈能做好水土保持。

13.對外聯絡道路有幾條?寬度?原則上,聯絡道路多或寬對外聯繫愈便利,災害的救難也較便捷。唯一的聯外道路是否為積水區?或坍塌區?因為,主要聯絡道路若很容易淹水,將造成災害發生時最大的阻礙。

14.房舍與坡道的距離:原則上房舍與坡道的距離愈近容易造成坍塌災害。

15.以前有無崩塌發生?原則上,有過崩塌經驗處再發生機率較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