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流傳在外的輻射鋼筋多發生在民國七十一至七十三年間,因此建物若為這三年間建造完成則有
成為輻射屋的可能。
一般而言,自然界正常的背景輻射量為每小時0.1至0.2微西弗,若高於此數值,就有輻射屋的嫌疑。
長期居住在輻射屋內對人體危害程度甚大除可能引發紅血球沉降率增加、發高燒、出血等急性症狀外,還會導致白內障、不孕,增加癌症的誘發率。

因此,不論是現在住的、想要賣出或希望買進的房舍,最好都能盡速委請經政府認證的合格檢測單位,進行輻射屋的檢測,並取得「無輻射污染」的證明文件,以保障家人的人身安全及維護不動產的價值。目前檢測費用除原能會免收外,其他民間公司均依坪數大小計費。

若經檢測輻射量已嚴重污染建物時,最好的方法是迅速徹離,若情況暫不允許,除可循法律途徑解決,向原能會申請補助、收購、改建及免費醫療協助外,還可利用工程改善技術,如使用冰箱、魚缸、衣櫃、書櫃等家具阻擋輻射,或用鉛皮包覆被污染的樑柱,甚至直接抽除污染鋼筋。

補助額度係按輻射量的多寡訂定,一次遷移補助費在二十至五十萬元間,若申請輻射防護技術協助,設計費用全免,工程費用補助一半,但最高請領金額以五十萬元為上限。此外,若住戶檢附原能會出具的劑量評估報告,可向當地主管稽徵機關申請減免房屋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